類似文章其實國內外都有人寫過,不過也想用自己的方式分享一下。
一般狀況下,已在使用的 Azure 環境正常應該都至少有一個虛擬網路,所以文章說明直接從建立 VPN 閘道開始。
資訊無涯,回頭已不見岸
類似文章其實國內外都有人寫過,不過也想用自己的方式分享一下。
一般狀況下,已在使用的 Azure 環境正常應該都至少有一個虛擬網路,所以文章說明直接從建立 VPN 閘道開始。
前陣子意外找到這篇「x201系列...如何在WIN10 Pro 1607版 完整重生的過程」,加上自己放辦公桌用的筆電已經不敷使用,決定把躺在神奇的衣櫃應該有兩年以上的 X201 拿出來裝 Windows 10,好取代平日辦公使用的電腦。
依照慣例,不管是伺服器或自己的電腦,在正式上線我前都至少會安裝測試過一次,確保驅動及相關應用程式能如預期運行,但...往往狀況都出在上線後。就在完成正式安裝一切就緒後,突然發現測試時有確認過的,負責統整筆電資訊及設定的 Lenovo Vantage,這次竟無法看到電池充電臨界值功能。
前陣子經手一個專案的硬體採購,依照我的規劃,現在 SSD 已經算是標配,但這個專案有高 IO 運算要求,所以在預算內升等成 NVMe SSD,選擇採購 Intel 760p 512GB。
Windows 10 從 RTM 用到現在的 1803 版,真的感覺比 Windows 7 好用太多,但比較大的問題是,由於硬體製造商大多不會對舊版硬體提供 Win10 驅動,所以有時必須人工手動塞入 Win7 或 Win8 版本的驅動,才能讓作業系統稍微比較正常,尤其像是睡眠狀態的喚醒。
但…有時運氣不好,塞完驅動重開就再也無法正常進入桌面,連自動修復都沒救。
如果有建立還原點是最好的,但一般人包括我自己,很少會想到啟用這個功能。
如果沒有做還原點,卻因為驅動而造成無法開機進入桌面該怎麼辦?除了重灌大法,還可以試試看下面這招。
原始出發點其實是實驗性質的 Azure 線路測試,主要是遇到有朋友的公司在東南亞某國設廠,所以必須偶而出差至當地,但該國到台灣的網路狀況似乎不是很好,導致連回台灣總公司的 Web 系統並不是很順暢。
在跟朋友討論後,也為了評估該公司系統 P2V 移轉上 Azure 的可能,因此選擇了 Azure 東南亞機房 (新加坡),在上面使用 Windows VM 建立 Shadowsocks 服務當成跳板,利用 Azure 資料中心的對外線路再連回台灣,觀察連線順暢度。
設定過程如下
意外入手 Intel 600P 256GB 的 NVMe SSD,雖然已經到了不怎麼追求極致效能的年紀,不過拿到時,還是很期待上機使用,但…首要面臨的問題是…
我的主機板根本就沒有 NVMe 插槽,勢必要買張轉接卡插到 PCIe 槽。
© 2025 蘇老碎碎唸
Theme by Anders Noren — Up ↑
近期留言